遊戲與兒童社會性別發展
- omsdhk
- 2022年8月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(一)兒童性別認同的發展
兒童性別認同 (Gender Identity) 的發展受兩大因素所影響:
生理 (Biological):例如基因
環境 (Environmental): 例如家庭,社會,文化和媒體等
從環境因素的角度來看
美國心理學家桑德拉 (Sandra Bem) 提出的性別基模理論 (Gender Schema Theory)。在性別認同發展過程中,孩子會透過觀察並模仿成人(例如父母、老師等)的行為,並根據性別基模 (Gender Schema) 評價社會環境與文化對性別的差別,發展相應的行為表現、態度及個人特質。
同時,小朋友亦會通過社會化 (Socialization) 加深性別刻板化觀念 (Gender-Stereotype) 。
性別角色衝突
當孩子對性別角色的認知及行為與傳統的性別角色不一致時,便會容易出現「性別角色衝突」(Gender Role Conflict) 的情況。
性別角色衝突可能會影響:
與同齡人交往和建立關係
在社區中的歸屬感和接納感
個人整體自我概念
(二)遊戲在性別認同發展中的角色
遊戲對孩子的性別認同發展有一定社會化的影響。透過遊戲和玩具,孩子們可以了解和實踐性別概念及行為。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反映傳統性別角色的遊戲和玩具呢?
探索性別角色及社交技能
研究發現女性化 (Feminine) 玩具可以訓練安慰他人的技巧 (Comforting Strategies)。
這種遊戲通常涉及模仿照顧他人的元素(例如:洋娃娃和烹飪玩具等)
促進發展親社會行為 (Pro-Social Behaviours)。
相比之下,男性化 (Masculine) 的遊戲更多建立競爭觀念及空間感。(例如:球類活動,高達,積木等)
例如:
限制女孩子玩積木:減少培養空間感的機會
限制男孩子玩洋娃娃:減少培養照顧技能機會
所有孩子都需要機會探索不同的性別特質,角色和不同的遊戲風格。透過玩具和遊戲,孩子可以用較為輕鬆的方式去體會和獲得經驗。 發展內在的不同性別特質有助孩子適性發展,並學習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現合宜的特質。
(三)如何從遊戲時間中消除性別刻板印象
在遊戲過程中,家長可能會將自己的性別偏見轉移給孩子。
例如,家長觀察到女兒在玩賽車和高達,可能有以下反應:
告訴女兒不要玩過多一些「男孩子玩的遊戲」,應該像其他女生那樣...
評價孩子為「男孩子性格」
通過父母對自己的態度,孩子們逐漸被教導要按照這些「公認」的性別規範行事,有可能影響他們的社交和情感發展。
性別響應育兒方式(Gender- Responsive Parenting)
融入性別平等 (Gender Equality) 的概念:提供多樣性,具包容性和跨性別玩具和遊戲選項,並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選擇。*應避免過度暴力或色情化的遊戲。
成為榜樣挑戰刻板印象:在遊戲中創造一個包容與被尊重的環境,減少批判孩子的想法與行為。同時鼓勵孩子與不同性別的朋友一同遊戲和發揮創造力。
避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:取而代之的是鼓勵孩子多方面發展,自由表達他們自己獨特性。
參考資料
How to remove gender stereotypes from playtime. UNICEF Parenting. (n.d.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unicef.org/parenting/child-development/how-remove-gender-stereotypes-playtime
Lego ready for Girls Creativity Study. Geena Davis Institute. (2021, December 6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seejane.org/research-informs-empowers/lego-creativity-study/
Li, R. Y., & Wong, W. I. (2016). Gender-typed play and social abilities in boys and girls: Are they related? Sex Roles, 74(9-10), 399–410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1199-016-0580-7
What is gender-responsive parenting? UNICEF Parenting. (n.d.)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unicef.org/parenting/child-development/what-gender-responsive-parenting